关灯
护眼
字体:

政坛大动荡:从桥本到麻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朝鲜可以编造一个理由表明“这些日本人是在第三国发现的”,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他批评大阪人“就知道存钱、存钱,完全没有公共意识,也不关心选举。说话还很尖刻,简直是痰盂”,激怒了几乎所有的大阪人;当日本学生驾驶的“爱媛号”实习船被美国“格林维尔”号核潜艇撞沉导致9人死亡时,打高尔夫球的森喜朗一个半小时后才回到官邸,又一次激起了民愤……一次次事件之后,森喜朗内阁的支持率降至了前所未有的最低值,于是,2001年4月,“最不受欢迎的首相”森喜朗被迫辞职。

    此时的日本经济在经历了连续十年的不景气之后,又显现出了衰退的迹象,政界丑闻不断、外交毫无建树,一连串的问题使日本国民的心中普遍出现了变革的要求。第三次参选的小泉纯一郎激进的“改革”策略正合时宜,得到大部分民众支持的小泉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下一任的首相。

    在“改变日本”的口号下,小泉提出了明确的改革主张,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结构、外交等各个社会领域,显然,他是真的想让日本呈现一种全新的面貌。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泉的勃勃雄心要变为现实绝非易事,再加上在外交问题上他所表现出的右翼言论,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警惕,他的改革变得愈发步履维艰,而他最初就任时的“超级人气”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地消退了。

    2006年,小泉内阁陷入了最严重的危机之中:韩国的反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日本国内反对小泉的声音由此开始传出;“邮政改革议案”等改革的提出,使小泉的支持率急剧下降,国内倒阁的呼声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就连小泉自诩“历史上最佳”的日美关系也遭遇了瓶颈,美国不断向日本施加的压力也令小泉内阁焦虑不已。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小泉无法招架,明眼人都知道他撑不了多久了。

    2006年9月,身材高挑、风流倜傥的安倍晋三击败小泉纯一郎,当选第90任日本首相,同时也是第一位战后出生及日本战后以来最年轻的首相。安倍是日本政坛中强硬的右翼人士,日本媒体称其为“小泉的正统接班人”。但他同样无法改变日本的现状,而且新任内阁大臣丑闻不断,也令安倍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2007年9月,安倍晋三以“健康原因”为由向自民党国会对策委员长大岛理森转达了辞职意向。安倍的辞职,使日本政坛不得不又开始新一轮的大选。这次接任的是性格温和的福田康夫,这位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的长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任期是安倍晋三辞职后剩下的为期不长的时间,却还是在上台伊始便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日本问题的政策。然而,仅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解决长久以来累积下来的烂摊子,于是,2008年9月1日福田康夫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辞职。

    福田的这一决定,使执政党、在野党和民众都感到震惊,但他的“不负责任”终须有人接手,这个人就是日本第92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麻生太郎。在历史和外交问题上麻生以强硬著称,并经常因“大嘴”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同时他的“大嘴”关于“单一民族”的讲话也引起了日本国内的反弹。虽然他曾尽力挽回自己所犯的错,却终究无法改变失去民心的结局,被他人取代也就是预料中事了。

    从桥本到麻生,短短13年的时间,日本更换了7位首相、12任内阁,政局之混乱可见一斑。面对如此动荡的政坛,几乎每一任首相都有心无力,各种改革的尝试甚至将日本引入了更大的混乱之中,人们只能寄望于下一任。于是,日本政坛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到底这样的混乱何时才能结束呢?没有人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