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和国的脚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族姓的权力,天皇赐姓的标准是血统和职务。姓的种类有臣、连、君、别、公、直、造、首、史、村主、稻置等,其中姓臣与姓连的贵族地位最高。

    在日本列岛获得稳固的统治地位之后,大和国开始向朝鲜半岛扩展它的势力。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处于由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高句丽实力最为强大,百济最弱。为了应对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百济与大和国结盟,借大和国的军事力量来对抗两国,而大和国则利用这一契机,发动了对朝鲜半岛的入侵,并占领了其东南部的一些地区。但是由于高句丽势力的不断南下以及与新罗联手,大和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被逐渐瓦解,在两国不断的联合打击下,大和国的入侵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

    从公元5世纪到6世纪初,大和国相继有五位国王统治过日本列岛,史称“倭五王时代”。公元413年,即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大和国王赞派遣使者来中土朝贡,公元421年,即南朝刘宋永初元年,大和国王又派使者朝贡,宋高祖刘裕下诏:“倭赞万里修贡,远诚宜甄,可赐除绶。”公元425年,又遣中土移民司马曹达奉表朝。倭五王时代,大和国对中国的积极朝贡,一方面是出于对中国各种名贵稀有物品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朝贡,获得中国皇帝的册封,以此借助中国的权威加强对周边小国,尤其是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随着跟中国关系的日益加深,大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或通过朝鲜半岛,或通过移民大量传播至日本列岛。日本无论是冶炼技术、制陶术,还是纺织术都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汉字、儒学及佛教也相继传入日本。

    汉字最初由居住在朝鲜半岛的汉人传至日本列岛,这些人精通中国儒家典籍,进入日本后,受到大和朝廷的欢迎,常被委以史官或是财政方面的重要职务,并赐予姓氏,有的还担任大和国王儿子的老师。由于汉字是随着儒家经典的传入而被接受的,所以儒学在日本统治阶级被广泛接受就成了极其自然的事情。据中国史书记载,当时日本的汉文已经有了非常高的水平。公元522年,中国南朝梁人司马达来到日本,在高市郡板田原搭建了草庵,安置随身携带的佛像。那时候的日本人还不知佛教为何物,便将司马达带来的佛像称为异域之神,这是日本民间输入佛教的开始。公元552年,百济的圣明王派人到日本,向大和国送上金铜像一尊、幡盖及经书若干,并赞颂佛的功德。对于要不要信奉佛教,大和朝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崇佛派的苏我稻目说要信,排佛派的物部尾舆、中臣镰子均说不要信。当时的大和国王采纳了物部尾舆和中臣镰子的意见,并把佛像赐给了苏我稻目。苏我稻目用私宅专门供奉佛像,不久以后,当地发生疫病,有很多人相继死亡。物部尾舆认为这些怪像是因佛像的传入而引起的,便奏请国王将佛像扔进了河里,并且烧毁了供奉佛像的殿堂。

    公元587年,苏我稻目的儿子苏我马子联合皇室成员消灭了物部尾舆的儿子物部守屋,把持朝政,佛教才在日本全国推行开来。

    外来的文化,一点点地渗透到日本的各个领域,在与本土文明不断撞击、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成熟,因而,大和国的脚步走得更加稳健,脚下的路也延伸到更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