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二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谈业务,楼盘就可以红红火火地开工兴建。

    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有钱人往房地产投资,没钱人借钱也往房地产投资;大老板们当开发商,小老板们挂靠个资质做建筑商;大家都知道搞房地产这行最来钱。

    楼市的火爆带动了地价涨、钢材水泥涨、装饰材料涨、工人工资涨,最终拉动了GDP涨,连菜场的老母鸡也由三十元一只变成了五、六十元一只。此背景下,D行的员工们终于也迎来了上级行发慈悲:虽每个月固定工资仍只有一千多,但可以以预考核的名义,让每个员工每月拿到三千元回家过日子,要不然如果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日子都没法过。

    没有这个政策时,韩红星平均每月的收入只有两千多一点,出台了这个政策后,哪怕正式考核时一分钱没有,也能将月收入涨到三千元。

    涨工资了,而且是上涨百分之五十,职工们当然高兴!可花行长却感到压力巨大:以前压着员工们完成各项产品才拿两千多,现在得保证每个员工有三千的月收入,再考核时,能分给员工的考核工资很少很少,如果让员工们发现做与不做任务反正就这些工资,大家都不将任务当回事,那我还到哪去做出政绩?这可怎么办?

    召集两位副行长开党委会,花行长很快定出措施:虽上级行有保证每个员工基本收入的规定,但我黄海行如果这个月各项任务指标没能完成,下个月就取消预考核,将工资再降下去。

    行领导除了用停发预考核施压员工,还进行思想动员:以前总抱怨工资低,现在都涨到三千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完成分配的各项任务指标?

    员工们反问:为什么上面宣传我们D行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二十多万,而我们的实际收入只拿到手每月三千?是哪个人替全行人的收入都平均去了?说起来我们是涨工资了,可黄海县的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已达到五千多了,我们就应该涨过工资才拿当地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我们大D行可是全宇宙最能创造利润的企业啊!

    听此反问,花行长义愤填膺地反驳:

    替你们涨了工资还人心不足!你们为什么不将眼往下看,去看看下岗、失业人员每月拿了多少工资?我可以告诉你们拿这么低工资的原因,一是你们没本事完成各项任务,二是你们就这个命!你们哪个如果对工资收入不满意,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我D行?

    又临春节,旺季营销的各项任务更将员工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可韩红星的日子却自在:身处个贷岗位,每个月的爱行吸储只需跟楼盘提出要求,对方就是拿高利贷也要在月底时将任务完成;分配到头上的各项小指标可以硬性要求贷款客户去购买,因为按规定,客户想在D行申请贷款必须买五个以上产品;基金任务缺口大,只需跟楼盘打个招呼,对方就得乖乖来买。之所以形成这种格局,是因为年底的贷款更难求,让贷款条线的人员跟着吃香,跟楼盘说话也管用。

    放一笔房贷以前由经办人做主,后来变成对私部的陈总做主,接着权利上收到戴行长那边,现在临近春节了,贷款额度已由市行房金部控制。

    各个楼盘都面临年底结算,供货方来要供货款、建筑商带着农民工来要工资,将楼盘逼得团团转,楼盘十万火急到D行来,企求将购房户的贷款放下来救急。为了达到目的,各家楼盘的老板一直将触角伸展到市行那边。见贷款如此紧俏,花行长也定出规矩:黄海行的每笔贷款必须经由他首肯。

    韩红星终于尝到了有人送礼的甜头!只是个小小的贷款经办人员,能收到的只是一条烟、一箱酒、一张超市卡,可积累起来就能交得起买房的定金、供得起可儿读大学的费用、买得起送老婆的手镯。

    提起手镯,韩红星感慨万千:攒钱替王书玲买手镯是二十年的心愿,可凭自己的这份收入却一直不能遂愿,有人来送礼,便能很轻松将手镯买上手。

    有人求办事、有人来送礼的日子真好过!一直想不通二十多年前的钱镇长哪来那么多首饰,轮到自己有人送礼时才明白,靠工资吃饭的人,工资永远只够吃饭,想买手镯实在是难!古人说得太对了——人无横财不富!

    不是吗!就自己的这份工资,已涨到三千元了,可贴去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度,再还掉房贷,还能余出几个钱!韩红星暗自庆幸,如果不是碰上今年贷款紧有人求,不要说买手镯了,可儿上大学的费用都成问题。

    新年里饭店歇业,王书玲能抽出时间打打麻将,牌友里有姜师娘和朱二姐。姜主任犯事后被认定受贿五十万,判刑五年并没收赃款,小孩又在外地工作,留下她一人独守那座大别墅。她仍穿金戴银,不过珠光宝气也盖不住脸色的晦气。

    朱二姐家也从新东村搬到黄海镇来,现在搞城镇化建设,仍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曾经为嫁不出去而犯愁的她,现在的日子过得最富有:家里有一对渔轮船,老公靠这对船挣下了不小的家业,朱二姐每天最重要的任务是遛狗、美容、打麻将,连接送小孩上学的任务都交给了保姆。

    春季是D行贷款业务的萧条期,因为这个时节A、B、C三家行新年度的贷款额度又分下来,三大行的房贷经理们抢着到楼盘去营销,挣他们每笔二百元的绩效工资,唯D行对个贷业务不考核,况已习惯于等客户来求,没人出去营销。

    闲得无聊,韩红星去调研市场,猛然发现沿三环路两边圈起了一家接一家楼盘,看着就让人觉得,如果像这样将房子砌下去,肯定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而投资房地产的都是些精明的有钱人,他们怎么就看不到这一点,继续将大量的资金往上投?

    很快从一位寻求合作的开发商那儿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位开发商姓李,他原本开了家机械厂,在一次与两位朋友喝酒时,偶然谈起现在投资房地产来钱快,而且有个几百万就能将开发商当起来,其中便有人提出合起伙来也做这行,于是一拍即合,各投了三百万入股,成立房地产公司。

    搞房地产开发的第一件事是买地,找县里关系,按六十万每亩的价格拍下了三十亩地,通过运作,享受招商引资的优惠待遇,返还到百分之五十的买地款,剔除公关费,仅买地一项就让三个人赚了几百万!紧接着跑楼盘手续、立楼盘项目,等将“幸福华庭”小区的手续办好,回过头来才发现,有钱人杀入房地产行业的太多,以至于黄海县城里到处是新开的楼盘。

    李老板他们已买下土地,想退退不了,想停上面有规定,买下的土地超过两年不开发就将被收回,那就变成投多少亏多少,出于无奈,只得先将一框地圈成售楼处再说。可情况也发生变化,按以前的市场行情构想,只要楼盘开售就会有购房者来抢房,购房者的预交款就能补充开发所需的后续资金,可现在新开的楼盘太多,再没有抢着买房的情况发生,这就意味着股东们还得追加投入,才能将商品房建起来。

    按常理,李老板在寻求与D行合作的过程中免不了安排饭局,地点由戴行长指定在王三饭店。等到了地方,王书玲一眼认出,那李老板就是当年曾写信给她,然后让韩红星回复的李必成。多年未见,他竟由一个小工人摇身成了搞房地产开发的大老板。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