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朝堂之上的争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天早朝,真宗皇帝仍然如同往常那样,登坐宣德殿的龙椅上,司礼太监高声喊道:“万岁早朝喽!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喊了两遍时,陈长洲看看没有人出班奏事,便从班列里站了出来,一举手中的笏板躬身道:“微臣开封府尹陈长洲有事启奏。”

    真宗皇帝向太监点了点头,太监道:“准奏!”

    陈长洲将手中的奏折递到了太监的手中,太监接了过去放在了龙案之上.真宗皇帝打开奏折看了一遍道:“噢,陈爱卿,你将奏折里的意思详细说一遍,给诸位爱卿们听听,请大家议议此事可行否!”

    陈长洲点了点头道:“万岁,为了强化管理,微臣最近在汴梁城里到处看了看,发现冰柜街那儿,经过开发,一改过去脏乱差,如今那里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了,环境大有改观。”

    真宗皇帝听了大感觉兴趣欠了下身子道:“哦,怎么改观了。”

    陈长洲道:“经过如火如荼的建设后,整个冰柜街一改过去那种雨天到污泥浊水,晴天四处尘土飞扬的现象,如今变得房屋建筑美观大方,街道宽敞整洁,真可说翻天覆地。改造过的冰柜街,简直可与御街相比美。这一切都是因为咱们大宋朝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经过了咸平之治,国家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才使得城市建设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突飞猛进的发展。”

    真宗皇帝被陈长洲吹捧的那是三伏天吃冰激凌,心里美透了,眉开眼笑的道:“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乃是国家之根本,这还需众爱卿们齐心协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的。”

    陈长洲道:“陛下所言圣明,我等一定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大宋的江山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真宗皇帝点点头,又拿起奏折看了两眼道:“那么陈爱卿,你在奏折中建议,在冰柜街的东首增设一道城门,其意义何在?”

    陈长洲道:“陛下,这增设城门绝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微臣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得出的论证,增设城门实乃是利国利民之举。”

    真宗皇帝道:“怎么利国利民呢?”

    陈长洲道:“陛下,经过实地考察,微臣感觉到冰柜街那儿虽然已经开发完毕,各项设施与建筑也都初具规模,可是现在缺少的是人脉,使那儿一时半会还形成不了繁华的商业区。微臣感觉这关键是那里的道路不够畅通,一道高高的城墙,堵住了东西往来的道路。如果陛下允许在冰柜街东面的城墙那儿开凿出一座城门来,那么冰柜街就可谓四通八达了,岂能不在短期之内繁华起来。”

    真宗皇帝摆摆手道:“陈爱卿,刚才你说如果增设城门,那是利国利民之事,但朕听了半天,怎么只听出来个通路畅通而已呢,这何以体现出利国利民!”

    陈长洲道:“陛下,这通路畅通了,冰柜街那儿的住宅、商铺就能尽快的销售出去,这样一来开发商的资金就能尽快的盘活,流动起来的,民间资金迅速流动起来,就促进了购买力的上升,购买力的上升就促进了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繁荣无形之中给国家的税捐增加了财源,那么国库的收入就会源源不断,国力就会大大增强,这不就是利国吗!”

    真宗皇帝听了连连点头。

    陈长洲继续道:“增设城门,冰柜街那儿很快就会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来,每家店铺至少得雇上两名伙计,这样就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百姓的收入也就有所增加,百姓的生活就会逐渐的富裕起来,这不就是利民吗。利国利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相信如果增设一道城门,冰柜街将会在短时期内迅速繁华起来,这样也会带动着汴梁城的繁荣昌盛,不远的将来,东京汴梁就会形成一个国际大都市,那时定会出现万咸朝宗新气象,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呀。”

    真宗皇帝道:“好,众爱卿可有异议?”

    这时,辅丞王钦若出班道:“陛下,不可不可,切不可听这陈长洲一派胡言。”

    真朝皇帝正被陈长洲说得热情高涨,王钦若的话却如一盆凉水当头泼来,于是很不高兴的道:“王辅丞,你说说有什么不可呢!”

    王钦若稳定了一下情绪道:“陛下,这京城是国家之根本,京城的城墙是拱卫陛下安危的屏障,岂能轻易的凿门打洞,那样一来的话不就破了风水之气了吗!”

    真宗皇帝沉吟了片刻道:“噢,还有这么一说吗!”

    王钦若趁势而上道:“当然了,这城墙岂能乱凿,怎么能谁想增设道城门就增设呢,今日在东凿个门,明天在于西面凿个门,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东京汴梁城就大敞四开了,风水破坏了不说,就是陛下的安全也没了保障,陈长洲真是居心叵测!”

    真宗皇帝听了摆摆手道:“王爱卿,大家就事论事,陈长洲提出增设城门,是出于公心,你怎么能说人家居心叵测呢,千万别上纲上线的,朕虽然不是什么圣明之君,还是十分自信的,目前还没有那位大臣有欲置朕于死地之心的。”

    众位大臣听了急忙跪拜在地道:“陛下圣明!”

    真宗皇帝摆手道:“众家爱卿平身,平身。”

    众位大臣都站了起来,回到了班列之中。

    这时,只听到有人道:“陛下,微臣启奏!”

    真宗皇帝顺着声音望去,见是参政大臣丁谓,便道:“丁爱卿,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丁谓出班道:“陛下,微臣以为开封府尹所奏之事可行。”

    眼下,这丁谓正得真宗皇帝的恩宠,于是真宗皇帝便道:“丁爱卿,请说说你的道理吧。”

    丁谓道:“在冰柜街东面增设一道城门,正如陈长洲所言,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真宗皇帝道:“这陈长洲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了,丁爱卿,你就说说增设城门对我大宋的风水有没有什么影响吧!”

    丁谓道:“陛下,风水之说由来已久,传到如今少说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王大人所担忧的也不无道理,但是却有些片面了。”

    真宗皇帝听了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道:“有那些片面了?”

    丁谓道:“风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在不断的变化,因此,风水也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真宗皇帝道:“丁爱卿说得很有道理。”

    王钦若道:“那么请问丁大人,这城墙增设城门,万一破坏了我大宋朝的风水怎么办?”

    丁谓笑着摇了摇头道:“王大人,破坏风水一说你是听那个说的,据我多年来对易经的研究来看,在冰柜街东面增设一道城门,不但破坏不了风水,而且还是顺应天时,有助于大宋江山永固,传承于子孙万代。”

    真宗皇帝一听高兴万分的道:“丁爱卿,赶快说说怎么就顺应天时的。”

    丁谓道:“在冰柜街东面的城墙那儿增设一道城门,正应了那句紫气东来之说,大家想想每天早晨城门一开,正迎着那灿烂的朝阳,不正预示着我大宋江山,像那东升的旭日,蒸蒸日上吗。再有水势是由西向东流的,水为财,那冰柜街税捐源源流长,将使我大宋国库日益充实的,正昭示着东京汴梁是个大大的聚宝盆,这真是天佑大宋,那万咸朝宗的大好形势,一定会早日到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