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6章教导师的秘密武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距离路边仅有三百米,周围由一块巨大的岩石,形成的天然堡垒,前方十多米处,又是一条深达十多米的沟壑。

    在这里架设火力点,俄满联军除了从左边山坡迂回外,基本没能力直接抵达此处,可以说只要侧翼的一个营没打光,张晓鹏所在的这处阵地,就绝对不会有任何敌人能踏入一步。

    “张师傅,这究竟是啥玩意儿啊?枪不像枪,炮不像炮的,咱师长为何这么宝贝这东西?”一名负责帮忙的小战士,忍不住询问道。

    “这是迅雷机关枪,武器研究所最新研发的连发武器,射程远,威力大,有这三挺机关枪在,敌人来再多,也休想从这里突破!”张晓鹏自信的说道。

    经历了最初的换乱,张晓鹏此时也渐渐恢复过来,并开始给士兵们,讲解起了武器方面的知识。

    没错,戚红英从武器研究所弄来,还在处于试验阶段的大杀器,就是重机枪。

    而且还是类似于加特林这类的,手动型多管机关枪。

    由于与之前明军研发的迅雷铳有部分相似之处,所以在未正事命名之前,研究所的人员称呼这款武器为“迅雷机关枪”。

    迅雷机关枪自动原理,与转轮手枪发射原理相差不大,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

    迅雷机关枪拥有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它的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

    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

    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则退出机枪,并完成自动退出弹壳的工作。

    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5发(五管机枪)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难题,研发人员使用了才开发不久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

    迅雷机关枪是机械式的,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进行射击,同时还得有人在一旁专门上弹,以防止卡壳。

    一台迅雷机关枪,最少要三名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没有接触过这类枪械的士兵,短时间内还真没法上手,戚红英只能冒险,让这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武器试验员,来亲自操刀了。

    迅雷机关枪虽然还处于试验阶段,但也达到了最后调试关口,为了检验其持续作战能力,武器研究所准备了足足三万多发子弹,这次随同三挺重机枪,一同运往前线。

    虽然还不清楚这种枪械的平均使用寿命,但经过前期的实验,张晓鹏等人,已经对射速、射程这类数据,有了大致了解。

    迅雷机关枪为五管机枪,枪身全重约78公斤,口径14.7毫米,最大射速200发/分钟,采用无烟火药后,最大有效射程高达600米。

    不说别的,单就每分钟200发的射速,以及600米的有效射程,三台迅雷机关枪封锁山脚下的路口,绝对绰绰有余。

    这也是戚红英敢凭借4600人,独自面对十万俄满联军的底气之一。

    而另一个底气,则是36门射程高达1200米的,80毫米迫击炮。

    迫击炮早以在当初北伐战争时期便以问世,但其制造工艺与成本一直十分高昂(主要是炮弹制造成本),加上大明再度统一之后,面对的堡垒战壕反而少了许多,在野战之中,射程并不突出的迫击炮,用武之地大大降低。

    倒是最新研制的75毫米轻型速射炮,在性价比与产量方面,更受国防部的青睐。

    因此,迫击炮在制造了三百门,满足空军与特种部队需求后,便暂时停产了。

    毕竟迫击炮这种攻城利器,对于主要依靠城市防守的明军而言,弊大于利,谁也不希望迫击炮的技术泄露出去,让敌人拿来轰击己方的城池。

    甚至可以说得亏明军在蒙古地区,没有使用迫击炮,如果让俄满联军通过战斗,缴获了十门以上的迫击炮,并投入了此次攻城战之中,那么如今的居庸关还在不在明军手上,真的很难预料。

    当然了,迫击炮不仅适合攻城战,同样因为它那超高的射速,非常适合压制敌军步兵。

    教导师作为全军装备最顶尖的部队,迫击炮同样也装备了该师,这次戚红英更是将36门迫击炮,全部交付给了防守军都峰的三个团集中使用............

    俄满联军面对明军的突然袭击,短时间内阵脚大乱,明军若是趁机发动全面反攻,俄满联军甚至有可能遭遇大败。

    如果这时候张家口的援军能赶到,或许史德威真敢放手一搏,可惜,明军兵力太少,只能“虚张声势”一番后,再度关闭城门,等待俄满联军的下一步动作。

    此次反击过后,双方不约而同地停火,俄满联军需要搞清楚明军的真实意图,明军则希望这样的停火,时间越长越好。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探查,俄满联军终于搞清楚了明军的意图。

    “如我所料不差,这应该就是明军的援军的,听前方士兵汇报,人数大约在五千人左右,与之前猜测的京城守军相差不大。”汉岱说道。

    “请你搞清楚,前线的汇报是说,对方此次出城的军队就有将近五千,难道明军是傻子,不留一丝预备队吗?还有刚才的战斗你们也看到了,短短一个小时,前方足足两万大军,轻易就被对方给冲散了,你觉得这会是一支守备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吗?”沙俄主将耶鲁木夫大声质疑道。

    “这........既然是大明的国都,想必有不少武器储备,这些人有了更加精良的装备,战斗力有所提升也是很正常的。至于预备队方面,想必也是明军的阴谋,故意虚张声势罢了。否则,对方兵力若是足够,刚才就应该一鼓作气,继续进行进攻,而不会仅仅拿下军都峰后,便停下了脚步。”汉岱辩解道。

    虽然这个理由,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但却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难不成说自己情报有误,明军真有更多的军队在京城驻扎?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