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1章一战成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思来想去,既然连王室都老老实实投降了,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没必要继续硬抗,毕竟给谁当臣子都差不多。

    与此同时,靠近嘉峪关口的这两万叶尔羌守军,却出现了变故。

    从事先布置在城内的国安局特工,冒死传出的消息表明,叶尔羌王室的亲笔信以于昨日传入了该地区。

    然而当地守军非但没有接受投降,更是直接将使者斩杀,并开始在当地大肆征兵,准备进行长期抵抗。

    哈密卫与吐鲁番地区,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只要明军无法突破东面的马鬃山大峡谷,以及当金山口这两处关卡,西面则派兵扼守住库尔勒,那么这里的叶尔羌人,便能实施独立。

    早在一百年前,叶尔羌汗国就发生过此类事件,当时叶尔羌汗国爆发内战,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其中一国就是守住这三处险要之地,完成了事实上的政权独立。

    叶尔羌汗国的王室正统,为此花费了几十年时间,直到上一任君主,花费巨大代价,买通了库尔勒地区的守军,这才得以攻入吐鲁番与哈密,再次令叶尔羌汗国完成统一。

    如今看来,对方要么是想学习昔日的战术,再次独立出去,要么是想以此为筹码,向大明讨价还价。

    “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让这些人过上富裕生活的同时,也忘记了大明军队的强大,是时候给这些人一个教训,让他们明白,谁才是这片区域的主人。”李鸿飞冷冷地说道。

    李鸿飞心里清楚,对方之所以不愿投降,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放不下这里的巨大利益。

    加上如今的明朝,主力陷入蒙古地区,自然没有太多兵力,来强行攻打叶尔羌汗国,否则也不会采取偷袭王城的战术了。

    大明无法投入重兵来对付这一地区,而当地守军又长期与明军接触,根本不会相信所谓的“天降神兵”,他们想要依靠地理位置优势,进行长期抵抗,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李鸿飞看清了问题的本质,那又怎么可能让对方得逞?

    随着李鸿飞的命令下达,早已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的嘉峪关守军,立即调动四万大军,分别朝马鬃山大峡谷,以及当金山口这两处关卡,发动了猛烈进攻,不给对方丝毫喘息的机会。

    没有“天降神兵”,可明朝还有大炮这种镇国之宝,260毫米重炮,就算是后世混凝土结构的要塞,直接命中一发,也是难以承受的,更别说普通的砖石结构了。

    天险又怎么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能怎么样?

    明军的巨炮,专打所谓的天险,专轰所谓的关卡,除非你不派兵镇守,否则来多少杀多少。

    在战争之中,防守永远处于被动局面,尤其是重点防守区域,面对火炮的无情摧残,即使投入再多兵力也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至于反击,更是想都别想,若是在地域开阔的平原地区,骑兵还可以利用机动优势,与明军步兵打打游击战。

    但吐鲁番与哈密地区,多为山丘与荒漠,以明军的优势兵力,加上强大的火力输出,只需要占据对方的城镇,光围困就能将这些人给困死。

    没有叶尔羌王室的认可,这些人就属于叛军,战事一旦失利,就连当地百姓都不可能再支持这些人,更别说什么游击战了。

    所以马鬃山大峡谷,以及当金山口这两处关卡,成了叶尔羌人最后的屏障,明知死守此地十分危险,但却不能,也不敢轻易撤离。

    两天,仅仅两天的炮击,叶尔羌人驻守的当金山口,最先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而投降,两处关卡唇齿相依,一处被攻破,明军便可借此绕道,从内部向另一处关口发起进攻。

    此次战役,总共持续了三天时间,吐鲁番与哈密等地叶尔羌人,便全部投降。

    虽然明军投入了四万大军,五百余门火炮,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只有这五百门火炮,明军投入的重兵,仅仅起到一个接收俘虏以及地盘的效果。

    这种科技力量严重不对称的战斗,别说叶尔羌人,就算是后世的鸦片战争时期,几十万大军面对几千经过高科技武装的英国军队,那也只是丢盔弃甲,卖国乞降的悲惨局面。

    从决定拿叶尔羌汗国开刀,到全面收复叶尔羌汗国土地,明军仅仅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还有十六天,都用在了战争准备,以及行军之上,真正的战斗时间只有四天而已。

    四天灭掉一国,而且是一个领土面积比大明大多数省份,只大不小的国家,这在华夏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头一次。

    科技改变命运,还真不是说说而已的。

    至于郭胜一行,在解决了叶尔羌汗国之后,仅在叶尔羌王城驻扎了一千军队,用于稳定该地局势,剩余的军队则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国家..........

    利用飞艇这一万金油战术,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大明空军顺利灭掉其余西域十四国,收服了包括新疆、西藏以及后世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在内的广大地区,为大明扩增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土地。

    而以三千兵力,一个半月攻下西域十五国,大明空军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了国防部的香饽饽,空军独立成军的问题,从此再也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了。

    国会甚至为此专门提案,申请扩充大明空军规模,并加大军费投入,争取多建设几条飞艇生产线。

    至于之前一直心心念念的大明骑兵,则被这些人抛诸脑后,原本就有一个骑兵军,加上五万蒙古骑兵纵队,八万骑兵已经足以保证陆军的机动优势了。

    而且真需要长途远征,这不是有一群空中骑士么,像飞艇这种,不需要消耗原料(只有在起降时,需要填充空气与氢气,消耗可以忽略不计),不需要休息的战争机器,完全可以替代骑兵这个兵种。

    看起来飞艇部队时候无所不能前途无量,但李鸿飞心里却十分清楚,飞艇的起降,受限太多,至少雨雪天气以及大风天气,并不适合飞艇行动,尤其是明军所图的西伯利亚地区,飞艇几乎没有可发挥的余地,反倒是不被看好的骑兵,能在这一地区自由驰骋。

    所以,最终李鸿飞去信,驳回了空军扩充的请求,仅仅只是同意了增加飞艇的生产线计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