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也下过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乡游学,既然带着学字,那么自然不会只有游玩,必备的课程时间是少不了的。

    不过给学生们上课的并不是童建君这些随队的班主任,而是良才中学的老师们。

    良才中学的教学楼相当有历史感,几十年前的老房子了,由那位华侨出资,施工队还是解放军的工兵部队,造的相当结实。即便到了现在,当台风来袭的时候,还可以当做避难所使用。

    但是里面的设施已经相当老旧了,虽然有过翻新,但是投影仪之类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依旧没有配备上。老师们授课基本靠的都是手写板书,条件比华海中学艰苦的多。

    童建君也旁听了一节课,授课的老师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教师,退休后又被返聘回来的。他的普通话讲的并不好,时不时还夹杂着一些木桥方言。但是上课时那专注的神情,却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老教师的彩色普通话一开始逗乐了不少学生,但因为童建君还坐在后面听课,学生们都很收敛。而老教师认真的态度也感染了这些年轻的学生们,上课时的纪律还算不错。

    熬过早上,下午就是学农的时间了。良种村因为地势原因,大多数农田都是梯田,层层叠叠,比起平原上的农田多了几分清幽和乐趣。

    木桥的田地都较湿,泥土的粘性很强,一脚踩下去,能抬起一大块泥出来。

    现在的初中生脚上穿的鞋可金贵,为了鞋子,说不准都会有很多人不想下田。顺便也考虑到良才中学不至于满地掉的都是泥,校方给学生们每人发了一双解放鞋,专门在下田的时候使用。

    童建君等老师自然也有份,人手一双。

    说真的,如果不是学校组织这些活动,这些学生可能到了二十多岁都没下过田。这不是在说笑,童建君一个大学同学,甚至连水稻都认不出来。

    当然,让这些学生下田,并不是让他们种些什么,而是帮忙采摘蔬菜。破坏总比创造容易,采摘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破坏行为。

    童建君的班级分配到了一片秋葵田。秋葵在几年前价格奇高,农民们有能力都种上了一些。导致了产能有些过剩,现在价格跌了不少。不过还是有种的,这片秋葵田长势就不错。

    “大家戴好手套,秋葵表面有很多毛刺,沾到手上可能会导致发痒。”童建君提醒道,“手中的剪刀不要对着人,摘好之后交还过来。”

    “老师,要怎么采?”一个学生举手问道,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在地里的秋葵,看上去绿油油一片,有点无从下手。

    童建君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便上前演示了一下。这还是好的,有些学生就算不知道,也会憋在心里不说出来,然后自干自的。

    当年童建君下乡游学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同学,摘个菜花硬生生地把根都拔出来了,还觉得自己挺牛逼。殊不知某人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傻逼一样。

    一亩田听起来不大,但若是一个人来照料的话,还是比较吃力的。像是眼前的这块地,只有一个人的话可能要费几个小时一下午,还不一定能采好。

    而现在,几十号初中生,几人一排,没多少时间就采的差不多了。

    索菲亚选择了旁观,她并没有穿上学校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