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可看可不看】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吗?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不杀他已经不错了,难道还想要封赏吗?

    虽然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不过对沈从来说,只要刘伯温能恶心一把李善长,给这位伟大的丞相添添堵,那么也算是自己的成功了。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

    朱元璋自然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

    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