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满汉关系促进会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琪琪格,你自幼长在草原,嫁到京里的时间不长,还不能体会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等日子久了,你就明白了。这普洱可是云南一宝啊!”赫舍里端起碗来喝了一小口。

    没有现代包装饮料的味道,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多么美好。小厨房的厨子们还不知道柠檬作为调味品的用法。这茶,是她教了好久,他们才领悟出来的。现在他们会弄了,赫舍里不但喝到了美味,还喝到了成就感,那种满足的表情,大家都看到了。

    其实,赫舍里很无奈,本质上,她是个汉人。如今却要代表满人贵族来招待汉人王妃。既不能表现得太过疏离,也不能太过掉价。这让她觉得有些别扭。

    这就好像她前世代表公司和大陆方面谈合作,同样的矛盾。自己不是台湾人,却要为了保证台湾人的利益而和自己的家乡父老谈条件讲利益。

    那个时候,她还能用专业的意识来束缚自己,作为公司员工,就要保证公司利益,不能被个人因素束缚住。

    但是现在不同,她是汉人,两辈子接受的都是汉文化的正统教育,满语只是辅助工具。所以已开口,自然而然地就往三藩王那边倒了过去。什么满族,蒙古,都是少数民族。既然是少数,她们的风俗习惯又怎么能掩盖汉民族的精华呢?

    只不过,赫舍里忘记了,她现在是根正苗红的满人,而且还是满人中的贵族,嫁的又是皇族,也就是说,她自己就是少数民族妇女啊!

    因此,她驳斥简亲王妃的话让其他人感觉是如骨鲠在喉的别扭。幸亏她是皇后。场面上没人敢反驳她,但当朝皇后亲汉的形象却在满蒙女眷的心中落下了不好的影响。

    只不过眼下,三位汉妃眼见皇后为她们说话,自然是满脸笑容。谈话间也放松了许多。与赫舍里讲一些西南边陲的风土人情,赫舍里听得兴起。

    云南,广西,广东,这三个地方碰巧前世她旅游的时候都去过。相较于现代旅游风景区的人工圈景。实际上她更向往现在三地原生态的风景。

    心里知道因为路况等一系列的原因,可能这辈子也不能到这些地方去走访。但是现在听当地人讲讲故事解解渴也好。

    令三妃觉得好奇的是,皇后娘娘对汉文化以及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的风俗很是捻熟。基本上她们说什么。她都能插上话。

    一点都不像她们之前担心的,对方只知野蛮落后的草原部落,而不知中原真正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缔造者是目前人口分布最广的汉人。

    皇后对汉文化如此了解。想必皇上也查不到哪里去。看起来,民族矛盾真的要退居二线了。她们三家的王爷可以世代镇守封地,没有后顾之忧了。

    可以说,这场恳谈会非常的成功,从早上一直聊到中午吃饭。赫舍里别出心裁地请她们吃了一顿结合了粤菜,淮扬菜,鲁菜以及湘菜的混合席面。为此,御膳房还专门研究了突击筹备了整整一个月。

    就连赫舍里自己也感叹,果然潜力什么的,都是靠挖的。在吃这顿之前,她都不知道原来御膳房能做出这么地道的地方菜。

    在缺少咖喱,番茄沙司。洋葱等辛香料的情况下,中国菜最原始的味道让赫舍里觉得以前吃了那么久的宫廷菜,果然还都只是家常菜,没有到宴会级别。

    中国人的传统,好东西只会特殊的时候拿出来给别人享用。自己日常吃用都是稀松平常。就连御膳房的厨子都是一样。要不是她开了菜单特别要求,他们才不会拿出看家本事。

    客人们很满意。赫舍里自然很高兴,她自己也过了一把瘾。饭后,还有下午茶,下午茶之后,是互赠礼物。

    三位汉妃进贡给皇后的,当然是西南的特产,而赫舍里赏给她们的,除了身上穿的这套行头之外,还有一人一支满族式的花簪。

    一天的应酬下来,她非但没觉得累,还很舒适。这么长时间,在满蒙之间周旋,听着她们说蒙古草原说满族传统。心里即便不屑也不能表露出来。

    今天不一样,表面上是为了安抚三藩,可是实际上,她并不是曲意讨好适应,而是重温旧梦,汉民族在清军入关之后,遭到了几乎变态的打击。

    仅仅是剃发易服一项,就使得汉服在后世被旗袍取代,以至于现代大多数人都认为旗袍才是代表中国的传统服饰。而辫子头的出现,更是把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思想彻底颠覆了。

    理发行业空前兴盛,就是从清军入关开始的。虽然赫舍里对男人女人全都留长头发,搞得和雌雄同体一样很不感冒。但清朝人这样留一根鞭子更让人觉得别扭。要剪就索性剪成齐耳短发,干净利落。

    至于衣服,汉服虽然繁琐不便于穿戴,但貌似长袍马褂也是一样,所以有钱人家的小姐都有丫鬟伺候,实在是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