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35 开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吃过饭,江之寒帮伍思宜叫了出租车,自己上了另一辆车,去崔副市长家,亲自去给他送开业的请柬。(本书转载1k1 38看書網.)崔副市长会不会亲自去,他也没有把握,不过礼节是要尽到的,而且再怎么说崔玲的妈妈是会去的,她也算小股东之一。

    到了崔副市长家,肖阿姨开了门,示意他坐下,又叫新来的保姆端上水来。

    江之寒坐下来,和肖阿姨随意的聊起天。因为是高三的缘故,崔玲还在学校上晚自修。肖阿姨指了指书房,说:“你崔叔叔心情不太好。”

    江之寒哦了一声,也没有深问。

    没想到肖阿姨主动的说:“他有个妹妹,小时候感情很好的,自然灾荒年间实在养不活了,就送了人。你崔叔叔母亲去世的时候,拉着他的手,说对不起这个女儿,让他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把这个妹妹找回来。。。。。。这几年,你崔叔叔也是去找人帮过忙的,但还是杳无音讯,应该早就不在中州了吧。。。。。。就是不知道去了哪里?所以,每年你崔叔叔母亲去世的那几天,他心情都很糟。”

    江之寒留下请柬,显然今天不是适宜谈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大概讲了两句来的目的,便告辞出来。心里想着这个事情,很显然自己也不可能帮上忙。以崔叔叔的权高位重,他在公安系统民政系统能够找的人应该都找过了吧。出了中州,茫茫中国如此之大,又到哪里找去?

    ************************************************************************

    当初最终决定是做中州特色菜,还是做粤菜的时候,是江之寒拍板,选择粤菜的。虽然做所谓复古的中州历史名菜也有卖点,相对更合中州人的胃口,江之寒还是觉得类似的竞争者太多,包括几家想要招商过来一起开发的餐馆。

    江之寒作这个决定,虽然有些所谓的分析,但至少一半还是凭的是直觉。他没做什么市场调查,即使有调查也不见得能得到准确的反馈。程宜兰就说了,做生意有时候靠的也就是直觉。试着去做,实在行不通,撤出来换一个,如果有幸没有破产的话,希望终于能找到赚钱的那个选择。

    江之寒也同意她的观点。慢慢的,他也认识到,很多商业决定不是理论上一整套分析过程走过来,就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的,很大程度上靠的还是领导者的眼光和判断力,当然眼光和判断力也多少来源于经验和天赋。

    在程宜兰的努力工作,以及江之寒和黄阿姨,肖阿姨的关系网络的运作下,有两家餐馆决定到这里来开分店。一家是在偃城很有名的一家六十年的老字号,另一家则是在中州鼎鼎有名的得月楼。

    因为前期的外装修已经很早就完成了,这两家餐馆的进驻速度很快,内部装修,人员招聘,节奏都快过江之寒他们很多,毕竟是在行业里驾轻就熟的公司。

    在江之寒原本的计划中,三家餐馆可以同时开业,制造出一些轰动的效果。但其它两个店拒绝了程宜兰的建议,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他们有自己看好的黄道吉日。

    中州不少做生意的商家是很迷信的。偃城那家店的老总就专门从偃城请了一个风水师傅,跑来看过店的位置,门面对的方向,和周围的环境等等。以至于为了好风水,专门花大价钱新搬过来一棵大树,种在门的南侧。那时候,江之寒还同程宜兰肖邯均开玩笑说,k,这早得几年,应该会被抓起来吧,罪名就是散播封建迷信,这时代还真是不一样了。

    两家新店看的黄道吉日不一样,中间差了十几天。既然不能凑在一起,江之寒和管理层的人商量了一下,干脆另选了一个正式开业的日子,比其它两家要早上一个星期。

    在正式开业以前,江之寒已经在楼里举行过几次私人的试餐会,包括那次把温副校长和崔副市长,孔局长,还有林师兄招呼到一起的晚宴。他后来甚至帮四十中的阮校长搭了一次桥,让他和教育局新上任的孔局长派系的人一起吃过一次饭。

    ****************************************************************************

    状元楼的开业就安排在这个周末。周六开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