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兖州得名于沇水,其州境在黄河以南济水中、下游。《汉书·地理志》叙沇水自发源入海,未提发源以后或下游称济水,则沇实指济水全流。而后世黄河北岸的济水有时亦称沇水。

    也就是说,沇水和济水实为一条河流,上游称沇水,下游称济水,有时全流亦称沇水或济水,只是由于各个时期的称谓不同而已。

    李曜的大军,就是依靠沇水而埋伏下的。兖州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大野泽(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而李曜的设伏之地,则是从兖州往淄青方向而去的一处山谷。

    按照李曜的判断,葛从周应该无法预计自己会在攻克郓州之后忽然南下攻击他。其理由有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

    首先,从战略上来看,自己此番出兵在汴军方面看来,第一要务必然是救援王师范,南下攻击兖州对大局并无帮助,就算击败兖州城外的葛从周大军,王师范的青州也仍然处在杨师厚大军的包围之中,一旦得知河中军并未及时来源,在王茂章已经南下撤回淮南之际,有可能顶不住压力直接投降。

    其次,从战术上来看,河中军此番乃是无后勤远征,必然应该尽量避免陷入朱温辖区深处,以免得不到补充而被包围歼灭。兖州身处郓州之南颇远,远离河中军水军能够掩护并提供补给的范围,危险系数相当高,在汴军将领看来,进攻兖州城下的葛从周大军有百害而无一利,李曜这种用兵如神之人岂会做这种事?

    再者,葛从周大军足有六万余人,与河中军作战,进攻或许不足,防守却称有余,一旦河中军攻势不顺,其西面的朱温可以从汴州老巢直接走水路经五丈河顺流而下到大野泽来援,全程陆路不过一两日便可赶到,李曜如果来此,很有可能陷入反包围。

    但是葛从周也好,朱温也罢,他们都万万想不到的是,李曜偏偏就来了!

    实际上,李曜历来最擅长的,便是利用敌方的思路来设计或者将计就计,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过如此而已。

    至于李曜的设伏地点为何是在淄青方向而非西面汴州方向,却是从葛从周的性格来做出的判断。

    若是寻常将领,在兖州吃一败仗,而且被打得较惨的话,十有*是要往汴州老巢逃窜,以期河中军担心在汴州附近被围而有所顾忌,因而不敢猛追,甚至掉头引兵而走,避免汴军主力来围。

    但葛从周却不是寻常将领,他是如今汴军中最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无论资历、经验、能力、战绩乃至威望,都是汴军武将中的第一人。以他之能,若在兖州失利,必然会考虑下一步李曜的动向。那么如果他引兵西逃,李曜在汴州和淄青之间便再无敌手,换句话说:围困青州城的杨师厚反而成了孤军!一旦李曜引兵往东北救援王师范,与青州军来个里外夹击,杨师厚兵力士气均不占优,哪有半点获胜的希望?难道他带兵的本事能比如今被誉为当世军神的李正阳李右相还强?葛从周自己都不敢作此念想!

    因此,在那时的战略态势之下,葛从周必然全力收拢败兵往临淄或者青州方向退却(无风注:其实都在东北方向,前期路线一致。)。而这,就是李曜设伏兖州东北的用意所在。

    万事俱备,只欠憨娃儿那里的东风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