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华夏日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华夏商业还处在基础萌芽阶段,很脆弱,这种时候,马云自然不容许恐怖的垄断财团出现,于是便将权力分而划之,将经销权分成数千份,只要稍微有些实力的商人,便可从道正司处获得一定的玻璃和混凝土供应量。只是卖的如何,怎么卖,就看个人本事了。

    无论如何,经过马云的大力整顿,华夏的商业终于开始强势崛起。在这个普遍重农抑商的年代,华夏商业生存土壤肥沃,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日后第一商业帝国已经初显峥嵘。

    如今的财经版,俨然已经是华夏商人们眼中的圣经,不仅是京师的商人,整个华夏的商人都在每日仔细研读。

    早中晚各读一遍,生怕漏掉一个字。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各地成立读报会,每天准时聚会,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搞得百晓生压力很大,严厉督促新闻部的人,绝不能出现一个错别字,否则笑话就闹大了。

    除了万众瞩目的财政版,第三个版面则是人气最旺——娱乐八卦版!

    这个版面是秉承全民娱乐的理念,刊登的全是风花雪月,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

    “汉正帝一生挚爱的四十九个女人!”

    “灵儿公主的择偶标准!”

    “我与八贤王不得不说的秘密!”

    ……

    很多事情根本就是毫无根据,甚至干脆就是胡编乱造。

    百姓们也许对时事、财经也许并不感兴趣,可他们却无法抵抗来自茶余饭后八卦小道消息的诱惑。

    汉正帝哎,高高在上的皇上,以往听见都要叩首跪拜的神圣存在,现在却能在小报上详细阅读他的风流韵事,这他妈的能不让人趋之若鹜吗!

    这年头不订一份报纸,每天不第一时间阅读娱乐头条,沉闷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为什么?

    人家见到你,第一句话就是,“喂,你造吗,今天头条,名角陈巧巧昨夜在醉香楼陪酒,还和某位大人同乘一个轿子。据说还发生了轿震……”

    然后你满脸茫然,一副没睡醒的模样,“啊?轿震?什么是轿震?”

    然后别人就会一脸鄙夷的望着你,就差在脑门刻上没文化真可怕,“轿震你都不知道,报纸上不是解释了,就是在轿子上行房……”

    “嘿嘿……你想啊。行房肯定上下震动。轿子自然也会跟着晃颤,所以就叫轿震,是不是很形象。”

    “嘿嘿嘿,报纸上说昨晚战况很激烈。都震摔倒了好几个轿夫,差点没把里面的陈巧巧和神秘大人给摔着了!”

    “对了,报纸上还说了……”

    你能想象,两人交谈,对方喋喋不休,全说的是新鲜劲爆消息,而你却毫不知情,完全插不上嘴,和个二傻子一样只能巴巴听着。这份郁闷如何能忍?

    于是乎。京城百姓几乎人手一份报纸,不然跟不上时代潮流啊!

    第四版面,文学版!

    士子文人,往往是最难搞的一群人。

    这些家伙自恃有才,便恃才傲物。格调高到离谱,整日里自以为是天下第一,世人皆醉我独醒,是人都是腌臜庸俗的,只有我辈读书人是出淤泥而不染。

    对于这些学霸,平常马云绝对是一巴掌抽上去,再好好赏一脚,你这么高尚有本事不吃饭拉屎!

    你读书人逛窑子就是风流不羁,老高逛窑子就是淫荡下流,太没原则了!

    不过此时,马云却也不能得罪他们,毕竟报纸是面向所有人,为以后的舆论造势,能争取自然要争取。

    想要讨好读书人却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些家伙自诩文人风骨,向来对马云这类祸国殃民的妖道抱有敌意。而且读书人秉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定信念,想要用金钱利益收买他们,想都别想。

    但是,报纸文学版面却是绝佳良机。读书人不好利,但是却不能抵挡名的诱惑。

    清流文人一辈子最大的抱负是什么,无非是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可是,华夏上万年的基业,文坛大豪如过江之卿,真正做到流芳万古的也只有诗剑仙李太白,少陵野老杜子美二人而已。

    想要流放万世,谈何容易!

    尤其是寒窗苦读的士子,他们一没钱,二没势,就算空有一肚子才华,没人欣赏,没有贵人扶持也是白搭。

    文学这个东西,乃是属于上层建筑,没钱是万万搞不来的。

    一个穷小子,谁知道你厉不厉害,文章写得好坏见仁见智,没有名声,谁搭理你?

    想要打出名声,必须要出书,出诗集,这年头出诗集少说也要千把两银子,他们一日三餐都成问题,又怎么可能凑出这么一笔巨款。

    于是乎,没钱就出不了诗集,出不了诗集就没有名气,没名气就赚不了银子,可怜的寒窗士子们就陷入这样悲哀的无限死循环中。

    不过现在机会来了,报纸文学版面是全开放的,华夏任何文人都可投稿,诗词歌赋都行,道正司新闻部来者不拒。

    而且一旦采用刊登后,便能收到相应的稿费。

    这对世家子弟也许没什么,但是对于寒窗苦读的士子,无异于惊天福音,至少他们多了一条飞黄腾达的机会。

    一旦他们的诗文刊登,以报纸如今的销量,绝对能短时间内风靡华夏,说不定他们的才华就让朝廷某位大人看重了,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名动天下,流芳万古!

    这种希望很渺茫,但总归有希望不是!

    文学版面一出,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令马云没想到是,不仅是寒窗士子,就连世家子弟也来掺一脚,各种积极投稿,几乎将新闻部投稿站挤爆了。

    世家子弟爱好附庸风雅,登上报纸文学版顿时间内成为一种新的高雅风尚,能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自己的大名,这么威风露脸的事情,他们岂甘落于人后。

    随着报纸风暴越演越烈,以老孔头为首的老一辈清流名士也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这些名士,全靠一个“名”撑场面,如今这些年轻后生闹得这么厉害,很多人的诗文接二连三的刊登,在民间造成极大的轰动,开始有“小诗仙”,“小诗圣”之称。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生可畏,已经对老一辈名士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起初老孔头这倔驴碍于面子,还不好意思,像个羞羞答答的大姑娘,总是隔三差五的请马天师过去喝茶,东拉西扯就是不入正题。

    马云也乐得装糊涂,跟这些读书人打交道,就得像他们学习,死死绷着,看谁先求谁,不然他们又要犯文青病,死装假清高。

    最后老孔头终于装不下去了,期期艾艾的拿出一篇诗文,说是让马天师给斧正斧正!

    老孔头一篇诗文写的骈四俪六,花团锦簇,洋洋洒洒数千字,马云竟然有一多半的字不会读。

    斧正个毛线,马天师就只会些“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之类的黄段子,怎么可能给老孔头这样的学神修改文章!

    不过难得老孔头肯屈尊降贵,马云也不过分为难他,毕竟大家以后还要狼狈为奸,哦不,多合作呢!

    其实马云早就为老孔头等名士量身打造好了平台,让他们也去发文章显然不合适。他们就作为导师团的存在,给刊登的诗文点评,品优鉴赏,指正提点,名气有了,格调也有了!

    这可把老孔头给乐坏了,整日里笑眯眯的,从此对马天师好感度爆升!

    华夏日报四大版面制霸华夏舆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就此揭过不提。

    此时,恭亲王府热闹非凡。

    真如今天报纸头条记载,昨夜皇宫爆发血战,整篇文章夹枪带棒暗指恭亲王府。

    整件事情如恭亲王府有着说不清、道不清的干系,此刻羊力大仙率领天师军包围7整个王府。王府亲兵自然不让天师军进府搜查,两军对峙,引得无数民众围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