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立才立志乃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读罢荣毅仁颇有感触,倒不是感慨于他显赫的名声和万贯的家产,而是对于他成功的原因很有点想法。

    荣毅仁之前的年代和他所处的年代,没有出现过“类荣毅仁”包括他的荣氏族人;荣毅仁之后的年代也难再有“荣毅仁第二”因为要让如荣氏家族那样殷实的家底和荣毅仁所处的那个石破天惊、英雄辈出的年代结合起来容易,而要让主角也具备荣毅仁本人成功的素质,那么这个主角的出现则不是几十年的事情了。

    传记往往如此:写一个伟人,首先从他小时候讲起,更何况这个伟人的家族。对这个伟人今后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在荣毅仁前半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是一个儒雅的商人,早年,他和兄弟荣宗敬走南闯北,凭着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商场阅历,打下荣家一片天下。荣德生是个非常有远见的商人,他不光早在他那个年代就懂得现在所谓“品牌经营战略”的重要性,而且,他还深知“教学兴业”的道理。“厂内职工文盲多,适应不了工厂更新设备的要求,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局面,工厂的发展势必大受影响”(参见荣毅仁第22页),荣德生于是积极付诸实践,在家乡创办了多所学校及培训班,为企业输入了一批批有文化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的这种做法,不光有利企业,有利桑梓,更直接点,对他的儿孙辈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很多那个年代的大资本家、大官僚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任凭孩子在权钱交易当中潜移默化;荣氏子弟不同,他们学习国学,明白儒家德、忠、孝、悌、信的修身哲言,也通晓英文、算术、自然等经世致用的实用知识。荣毅仁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小时虽淘气顽皮,却聪明机灵,对事物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长大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广交朋友,创办杂志,组建社团,表现也非常活跃。年少时扎实、全面的知识和才能,为荣毅仁今后成才准备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可以推测,如果荣毅仁从父辈继承的只是财产,而没有重才、勤奋、谨严的家风,恐怕他难有成年后任重道远的责任感、稳健奋进的性情乃至卓识的远见和开放的头脑

    因此我想,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在年轻时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才智,培养自己的能力,即我所谓的“立才”当代广大青年,具有非常好的受教育条件,特别是我们沿海地区,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接触先进文化、理念的机会多,而不少家庭都很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天时地利人和,怎么不应该利用如旭日劲升的青少年时光努力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呢?!

    荣毅仁兄弟姐妹众多,他们之中很多人虽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像荣毅仁那样以资本家起身、当上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享誉海内外的则没有。这虽然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更是同荣毅仁一贯秉承的态度、原则有着必然的联系。

    “我四叔很幸运,他有他的信仰,一个人的信仰一直做下去,就能得到实现,今天他实现了。”荣毅仁的侄女如是说。那么荣毅仁的信仰又是什么呢?

    旧中国满目疮痍,民族资本主义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反动政权的欺压和摧残,步履维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解放。抱着对共产党又疑又惧的心理和对国内战乱的彻底烦厌,荣氏家族好多人逃往海外。荣德生父子考虑再三,留了下来,因为他们离不开家乡,离不开在中国的事业,他们的心在中国。

    从认识陈毅、潘汉年,到结识陈云、薄一波,到1950年6月,政协一届立法会议上接触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再到后来深交邓小平、共事江泽民等,荣毅仁为首的荣氏家族同共产党之间由沟通、了解到相知、互助,结下了不解之缘。荣毅仁深沉的爱国情怀同中共领导的治国方略不谋而合,真可谓英雄识英雄,惺惺惜惺惺。中共领导对荣氏集团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在反动分子兴风作浪时对荣家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在举国形势一片大好的年代给予荣氏集团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有力的帮助。荣毅仁说过:“解放初期,我赞成共产党只举一只手。”后来随着认识的提高,他在另一个场合又说:“举一只手赞成共产党我是错了,现在要举起双手拥护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