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整理后勤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陆炎在福康安帐中早就待得不耐烦了。

    他在这里被这位一品大员的戏耍愚弄,搞得已经十分不爽了。

    现在,既然已经说清楚了怎么和孙士毅相处,那么还是早早告辞为妙。

    谁知,福康安忽然叫住了他,说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汇报。

    陆炎猛地一省,自己找福康安,还有关于如何管理后勤的事情没有讲。

    “大帅,小的思索良久,唯有在云南和广西两路建设兵站,才能完成本次任务。”

    陆炎将之前菲利普建议的兵站建设讲了出来。

    “兵站?你仔细讲讲。” 福康安似乎有点兴趣。

    “往日出征,大军随军携带粮草军械,需要大量的车马、民夫,导致行军迁延日久,往往丧失战机。若不随身携带,就势必就地征集粮草。而本次为出国作战,当地敌情民情本不熟悉,若是地方坚壁清野,我军势必要饿肚子。”

    陆炎讲的一口半文不白的话,好在也能表达清楚。

    福康安听着,点点头。

    他在台湾平定后,拟了一道治台方略,上呈给乾隆皇帝,获得了极大的赞赏,被称为“文武双全”。

    福康安心中当然欣喜。不过,这道方略里的有六成的意见,都是陆炎提供给他的。

    今天这小伙子说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兵站”,让他大感意外,又觉得颇有见地,不住的点点头,让他说下去。

    “小的建议,在大军集结之前,于必经道路上,建设兵站。将牲畜、大车、军装、军械、军火分批存放。在境内道路宽阔之地,则一百里放一站。若遇到偏桥路仄,车马难行之地,口内则设七十里一站,口外则设四十里一站。”

    陆炎缓缓将自己的设想,简明扼要的说了出来。

    福康安听着,眉头微皱,看上去是在心中评判。陆炎所提的兵站建设,与驿站颇有相似之处,不难理解。但是这其中两站之间的距离,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福康安这样的老手,竟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在国境之内,一天行军的速度大概平均在三十至四十里,而随身携带的军粮,平均也是三日份不会影响负重。

    这样,一支军队到达兵站之后,可以安全的在此宿营,不用提前派出探马查找方便、安全的宿营地,每日的行军距离可以加长。

    同时,在兵站补充随身携带的三日份军粮,在正常行军的速度下,完全可以到达下一个兵站而不饿肚子。

    若是出境作战,每个兵站之间的距离

    缩短到四十里,行军强度稍稍加强,就可在一日内到达,相互之间均可支援,军队每日均可得到兵站的给养补充,战斗力可以得到持续保障。

    福康安将这几组数字放在脑中细细思索,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发现居然挑不出什么毛病,便冲着陆炎点点头,表示赞同和许可。

    随着战争越来越进入现代化,后勤的管理也不得不随之改进。

    在以往,冷兵器时代,后勤主要的矛盾也就是粮草与牲畜的管理。只要不饿肚子,就有战斗力。

    但现在火器越来越先进,占比重越来越高,时刻都需要补充枪械、枪弹、火绳或燧石、火药,而且这些东西的保养管理,都十分精细。较之以往冷兵器时代,难度高了许多。

    所以后勤管理,就慢慢演变成了补给基地的形式。

    比如最后一个全球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不同的战场就有不同的组织形式。

    在广袤的苏联战场,苏德双方的战役组织,往往都是要围绕着保卫或抢夺铁路交通枢纽来进行。所有的给养,全部是以铁路大动脉来运输和存储,火车站往往是最重要的攻击目标之一。

    而在北非战场,沙漠地带的作战,就变成了英德双方对于水源地的争夺。没有水,汽车和坦克无法冷却发动机,机枪无法冷却枪管,士兵口干舌燥没有战斗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