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九章 吉祥服饰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安城东市,一间阔绰的服饰店盛大开业了。

    这间店铺的名称为:“吉祥服饰店”。

    名称土是土了点,但贵在契合时代特色。

    里面不仅有各色新款服饰,还有一种世人从未见过的布鞋,名曰“老北京布鞋”!

    比起现在的织履草鞋、皮布靴、木屐、麻鞋等,“老北京布鞋”明显超前了很多,而且不论款式、舒适度、耐久性等都远超当代,最重要的是鞋有左右之分,别提多合脚了。

    “晋隆”商铺最不缺的就是布匹,这玩意可是相当于货币的存在,但被用来做鞋面和鞋底了,用钱做成的鞋,那可是相当的金贵。

    另外为了迎合这年代的骚性,鞋面上多缝制有花鸟鱼兽及各色图案等,当然也有素面的鞋子,但是颜色有所不同,红粉黑白、青黄蓝绿等色泽不一。

    女士鞋为了防止松落,还设计了一字带扣,带扣并不是金属的,而是纯粗布做成。男士鞋则在鞋面的口部缝制内皮外布的松紧带,虽然不及是真正的松紧带,但内衬棉布不至于太硌脚。

    设计这些鞋子花费了冯雁近十多日的时间,又在秦岭作坊做了近百件的样品才研制成功。为了一步到位,连鞋垫与袜子也研制出来。说起这年代的袜子,与其说是袜子还不如说是一块布。直接用布包脚,就这么简单粗暴!

    一双鞋五百钱,你别嫌贵,想买还不一定买的着。

    店铺掌柜毛德子喜滋滋地看着拥挤的人潮,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从伙计跃升为掌柜意味着收入蹭蹭地猛窜。而伙计慕容永则更为惊讶,没想到自己几年的收入还不及店铺一天的营收!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慕容永不仅对店铺的经营大为叹服,更对新颖的布鞋心生震撼,而对发明布鞋的冯少监,那更是万分崇拜。

    同时,也为自己的眼光沾沾自得,因为跟随冯雁成为店里伙计,从此再也不会因生计而发愁了。

    吉祥服饰店除了门面房,后院还有十多间屋子,中间隔有院落。其中两间用于居住、两间用于囤货,其他全变成了工作坊。坊内是长安城新招的小娘与裁缝,按照冯雁的设计制作各色服饰。

    店铺中央有隔断,是为了区分男女装的区域,买衣服总要试穿,男女混在一处自然不方便。

    男装不仅有长衫,也有短衫与裤子,不过还是以长衫居多,但款式做了很大改进。同时搭配麻绳或绸布做得裤带,皮带也有一些,但价格奇贵,一般人都懒得过问,而是直接选择免费配送的麻绳裤带。

    皮带是留给讲究人的。

    女士服装有长裙、短裙之分,大多是对襟,束腰,衣袖宽大的款式。

    这年代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且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飘逸潇洒的效果。如配上璀璨的首饰,可显奢华糜丽之风。

    除了传统服饰,冯总设计师还捣鼓出一些别致的样衣,如短袖衫,这种服饰呈对襟设计,但袖子不会掩盖手肘,衫长及腰部,再配以襦裙配套穿着。这种短袖衫可解放女性的双手,自由活动而且干练。

    另外也设计出了一种上窄底宽,颜色鲜红,对比强烈的“血色罗裙”,也就是石榴裙。

    说起干练的女性服饰,冯雁非常欣赏那种民国风的袄裙,这种服饰采

    用上装与下装分体设计,上袄下裙,上体为右襟扣的传统服饰,长度到胯部;下体为膝盖到腰部的裙子。这种女装变得更为短巧干练,而且还能显露身材。

    这种服装好是好,不过也有问题。

    问题在于这年代的女性发型与服装有点不搭,除非换成民国女子那种短发型或者短辫子,整体才会显得协调简练。另一个问题是,短裙必须穿长袜及一字带扣的女士布鞋,否则显得不伦不类。

    冯雁还与新招纳的裁缝做了件旗袍出来,奈何这玩意得露大腿,春苗试着穿了一下,整个人害臊得脸红到了脖子,连着两天没有出门,引得冯雁哈哈大笑。

    这些超越时代的服饰只做了些许样衣出来,有需要可量体裁衣单独制作,做多了怕是水土不服。

    最让冯雁得意的是新款大裤衩子,所谓新款其实就是长裤的裁切版,不过更为宽松。腰围处缝制有穿孔,可将麻绳或绸布穿过系紧。这玩意夏天穿绝对凉快,可能有些士族碍于面子不会穿着走在大街上,但居家时穿着最为惬意。

    捣鼓这些服饰同样花了冯雁十数日的时间,幸得在少府任职,不仅来往方便而且取材方便,不管什么材料或布样,少府都有明确的供货商和渠道。

    秦岭作坊愈加忙碌了,作坊大头领,老梁看着附近招来的一帮小娘子衲底做鞋,着实头疼不已。原先作坊里都是清一色老爷们,突然冒出这么多小娘,实在影响工作。

    人如果在物质上丰富了,自然会有其他需求。

    工匠们大都是年轻后生,听着隔壁作坊里小娘子的欢笑声,总会心猿意马。

    这些小娘子年龄在十五六岁左右,皆为附近山民的子女,听闻作坊招工全跑来了!经过一番选拔,留下来一些手脚灵活、相貌端庄秀气的小娘。

    他们的父母刚开始强烈反对,因为世代耕田早已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不过在听到工坊的报酬后全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