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岁月的枫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美丽的苏州之行已过去半年了,但苏州迷朦的烟雨、晨辉、暮霭;苏州之秀、苏州之雅;苏州的温情,和苏州的诗意,常常在我心底萦绕不去,令我久久地回味。那是2002年5月1日,为了梦牵魂绕的江南水乡,我又一次从烟台踏上南下的列车

    5月2日早晨六点钟,我们到达苏州时,天还蒙蒙亮,我们顾不上吃早饭,匆匆忙忙游完虎丘塔;在虎丘下面上山路上,有位女子正在弹奏苏州评弹,她弹的不错,可是她年龄太大,长得一般,让人们感到大刹风景。

    记得第一次来苏州是十年前的春天我们走遍所有的园林,我们在沧浪亭中的竹林和临水的长廊里漫步;在网师园中的水塘和水中的游鱼旁伫立,在留园中的假山和湖水边摄影;第一次在园林这种天人合一的环境中,在浓浓的诗书氛围里,自然的产生一种高雅、闲适、舒畅、自如的心境,使人忘却尘世之纷杂,去贴近自然。记得有幅对联是这样写到:“卧石听涛,满衫松色;推门看雨,一片蕉声”可是,园林人工雕刻的痕迹毕竟太多,游览一次就足已,留给我的印象并不深。

    如今,虎丘塔景色依旧,我的心早已飞到,我最向往的枫桥那小桥流水的景色之中如果有人来问我,到苏州必须到那两个景点游览,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他:虎丘和枫桥。虎丘是古城苏州的标志,而枫桥可以让你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

    上午十点,我们来到寒山寺,梁天年间(502-519),这里初名叫"妙利普明塔院",是位于故苏城西的枫桥古镇。相传唐贞观间,著名诗僧寒山、拾得卓锡于此,逐易名为寒山寺。唐天宝间,诗人张继举棹归里,夜泊枫桥,寒山钟声激发了诗人的诗情,吟山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自此,诗以寺传,寺以诗名,蜚声海内外,天南海北游客络绎不绝。

    来到寒山寺时,天空飘起蒙蒙细雨,等我们走到张继博物馆雨下得很大了,在大雨中,我看到张继的铜像,在雨中是那样的清新明丽,多少年来他的诗句“枫桥夜泊”是那样的深入人心,在风雨中,我看到在红红的枫叶掩映下,碑上的文字是那么清晰,我默默的用心灵吟诵着,我最喜欢的诗歌,并用心领会着: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首句写了诗人的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第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第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让人感受到千年的历史沧桑。

    据说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由于我最喜欢这首诗,于是我的笔名jiangfeng来源于此。江枫和“江峰”通用了。

    十年前,我第一次来苏州,就被枫桥的景色深深震撼,苏州河边的古桥、流水,已经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总是那样记忆深深不变的枫桥,仿佛永远讲述古老的岁月,传诵不朽的诗歌,飘泊的旅人,面对着江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