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痴如醉的《春江花月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四句总写思妇与游子的相思之情。“白云”随风飘荡,一颗思念的心在空中流浪,孤独的寻找无影踪的爱人。有多少离愁别恨在“青枫浦”上聚集,这心碎的感觉何时能解脱?“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在这个明月高照、美妙的夜晚,有多少处,多少家在这哀愁悲苦中沉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情思荡漾,让人顿生莫名的感慨。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诗人借景喻情,不直抒思妇的凄楚,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相思之苦,细腻婉转。诗人似乎化身为“明月”她感觉到思妇内心深处沉重的悲凄“明月”又是如此的善良、多情,顿生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久久徘徊,不忍独自离去。“明月”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陪伴这可怜的人度过漫漫长夜;岂料,这良苦用心反而给思妇带来无尽的伤感,她触景生情,心中波澜涌动,思愁剧增。月圆人缺,远方的他是否安好?他何时才会回到我身边?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深深困扰着思妇,她坐立不安,想赶走这不解风情的月光,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固执地依恋着她。月儿的执着、深情与思妇的愁思相交织,化为江水,在月光下连绵不绝,诗歌所寄寓的情怀也为之而升华。思妇苦思良久,惟有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希望远方的他能凭空解意。然而望长空,鸿雁虽远飞,却飞不出月的光影,徒劳无益;看江面,鱼儿虽跃动,却只是泛起阵阵波纹,陡增悲愁。这相思,这离愁,无从倾诉,无人劝慰;抑郁、苦闷侵袭着思妇原本已脆弱的心,又有何人能明了?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最后八句写游子的思家之情。落花、流水、残月寓意着游子的青春将老。所谓岁月无情,游子长年在外漂泊,苦苦追寻着自己的理想、抱负;然而纵使满腹经纶,无奈时不待我,终年奔波却一事无成。明月当空照,花落幽潭,游子孤寂落寞之余,想起远方的爱人还在守望着自己,盼望着他能早日还家;但是身不由己,远隔天涯,归家?又谈何容易!此时,夜已深,灰沉的海雾遮掩了残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回乡的道路是多么的遥远。这“无限路”阻隔着他与远方亲人的相聚,更无限地加深了他的相思。他抬起头,望着夜空,思忖着:纵使春江花月夜是如此的美好,可又有几人能乘着这皎洁的月光归回自己思念已久的家乡?江边的树林,在残月之光的陪伴下,寂静孤独。诗人幻想着,让自己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洒满这江树,与它们相邀相伴,一起品尝这人世间最伤人心的离愁。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诗歌史上具有经典性的名篇,它的艺术美是精湛而多姿的。它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的细腻描绘,尽情赞颂着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远的意境。诗歌自有一种奇丽迷离的艺术氛围,细细诵读,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独自探寻其中,独自品味着这难以名状的情思。

    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串联其中,诗情随着明月的升落而波澜起伏。在诗中,月亮经历了明月初升——圆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在月的照耀下,以不眠的思妇及漂泊的游子为中心意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的感情旋律是深刻强烈的,但那旋律却是缓慢、平和的,使人不自觉沉浸于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妙奇异的诗歌境界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