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强烈,于是,智力投入已成为现在家庭的一种时尚。有个学生就跟我说:“爸爸答应我们姐弟俩,如果我们能考上重点高中,他就给我们买摩托车。”应该说家长的愿望无可厚非,但这样的教育观念太商品化了,不自觉中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一种商品在进行着交换,在孩子的心灵中埋下了这样的种子——只要考个好分数,就可以拿到钱,只要有个好名次,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然而很多情况下事与愿违,于是便出现了隐瞒撒谎、私改分数、抄袭答案等现象,欺骗老师和家长,以求得表扬和奖励。

    还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孩子每一门课都必须在班里拿第一,结果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比如班里的文娱委员,原来成绩非常好且稳定。但因为有一次她的数学成绩没达到长辈的要求,被父亲狠狠骂了一顿,自那之后,她好象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上课也不好好听讲。成绩一降再降,父亲慌了神,急忙跑来学校了解情况。听了学生家长的话,班主任这才明白了究竟,好好的给他上了一课,要求家长给学生卸掉压力,对学生偶尔的失误抱以宽容的态度。经过与班主任的一席话,这位家长这才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表示一定要积极改正。现在那位学生才恢复了常态,成绩也稳定起来。

    还有的家长借口工作太忙,事情太多,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全交给您了,您要打要骂随便,我是实在管不了。”这其实是在推卸自己所肩负的对孩子的教育任务,把责任全部推给老师,在家庭教育失位的情况下,老师背负起了极大的压力,然而往往事倍功半,教育的效果很不好。想请问这些家长,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您真的可以置之事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听不问吗?

    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富有生机、积极向上、开放进取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素质的提高极有好处。家长应多和孩子沟通,通过聊天,谈心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他创造一个独立空间,在他们取得成绩时给予必要的肯定,失败时给予充分的鼓励。既不能管的太严太紧,也不能放任自流,这两种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家长教子与学校教学是否统一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森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这就是说,学校教生与家长教子配合要一致,相互支持,切忌背道而驰。比如有时老师在学校要求学生们要守纪律,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要友爱同学等等。但我们一些家长习惯在吃饭或者闲聊时议论社会上一些不好的风气,如某某人走后门升了官发了财,谁谁贪了公家的钱、公款吃喝,却一点事都没有等等。也许家长并不是有意向孩子灌输什么不良的意识和经验,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可能你这一两句话却能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会想老师和父母说的怎么不一样,我该听谁的?他会矛盾甚至困惑,觉的大人们很奇怪,言行不一,这样长久以往,会在孩子心中产生某种扭曲,破坏他们正确是非观念的形成,反而会逐渐产生一种道德的虚无感。要知道没有道德感的人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走上邪路。所以,家庭教育只有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否则,我们的孩子将无所适从。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童心吧,不要过早让他们背上成人的包袱,走成人的路!

    总之,从我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优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教育的基础在家庭,父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父母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养育环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