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现下陛下手中这个烧得不成样子的本子,才会被国公大人灭口吧?国公大人何不给老臣讲讲,这本子里面有个什么样的内容?”

    “荒唐!”梁国公一声惊呼:“蒋大人未免也太过臆断,就凭一本烧得看不清是什么的本子,一枚令牌,便咬定此事与本国公有关,未免太过可笑。”

    “本国公还想问一问蒋尚书大人,大晚上的为何会去那么一座小庙?莫不是尚书大人将刘墉替换出来,杀人灭口后栽赃本国公吧?”

    “国公大人未免反咬得太快了,”蒋乘辅说:“国公大人怕是忘了,我蒋府就坐落在玉华门附近吧。火光骤起,国公大人当别人都是瞎子吗?”

    “蒋大人未免太过夸张,我是说……”

    “够了够了,”高太后扶额,一来一去地吵得头疼:“如今已经死无对证,蒋尚书你所言不过是臆断,片面之言,并无根据,便在朝堂上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陛下,竟然眼下并无确凿证据证明梁国公与此事有关,仅凭一枚令牌也不能说明什么,”高太后说:“不如此事便先告一段落,就当刘墉已然伏法,陛下以为如何?”

    那梁国公行事也太不经意些,这么明显的证据也能遗落现场。所幸刘墉已然身亡,手上唯一一个可以指正梁国公的证据如今也不能称之为证据了,死无对证,对高太后对梁国公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皇帝今日突然看了这么一出又一出的好戏,最后虽然还是无法问罪高氏,但眼前诸事实在一团乱麻。转头看着全程不发一语的自家皇姐:“皇长姐以为呢?”

    “既然死无对证,那也只能如此。可这大理寺卿汪知敏,陛下以为当如何处置?”倾阳长公主轻声说着。她本就没有打算一举拉下高氏,这个结局,她已经很满意。

    “皇长姐提醒的是,”皇帝才反应过来,是了,眼看这里还有一个大理寺卿还未处置呢。

    “大理寺卿汪知敏,知法犯法,蓄意渎职,视朝廷法度于无物,今削去其职,入狱严查。”皇帝左右思量,之后吩咐吴公公拟旨。殿上也就高太后和高远脸色铁青,虽说最后没有牵连,损失倒也不小。

    “陛下圣明。”

    朝会散后,仁寿殿。

    “这些都是怎么一回事?”高太后坐在凤座上,已经遣退原本守在身边的所有宫女太监,只留下张嬷嬷一人。

    堂下,是刚刚在朝堂上逃过一劫的梁国公,一脸挫败。

    “不过数日,这朝堂上便天翻地覆了?你倒是没瞧见那些个人的脸色,一个一个都在腹诽我们高家已经到了大厦将倾之日。你都是怎么做事的?”高太后大怒。那些个大臣现在不知怎么在暗地里嘲笑她,嘲笑整个高家。

    一直如日中天的高家在如此短短时日里面,损失惨重。自己的胞弟梁国公这几日又不知怎么的,错漏百出。

    那边厢殿下的梁国公似乎察觉哪里不对:“这幕后之人手段真是厉害,一出手,便折了咱们户部,大理寺两个臂膀。这刘墉死得蹊跷,现下陛下虽然没有怪罪,可谁都觉得此事定与咱们梁国公府逃不了干系,个个唯恐避之不及。”

    “你是说,刘墉不是你处理的?”高太后一脸惊讶:“那是谁?除了你之外,还有何人知道这件事?”

    “不可能,此事关乎身家性命,只有我一人知晓。”梁国公说:“倒是太后娘娘,宫里人多口杂,太后娘娘一时多言被旁的有心之人听了去,也不是全无可能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竟敢怀疑哀家?你可别忘了,这些年若不是哀家在背后殚精竭虑步步周旋,能有你如今的国公之位荣华富贵?”太后恼怒,这些年若不是自己在宫中一直掌控着皇帝,如何能有如今高家的荣宠?如今自己胞弟倒第一个怀疑到自己头上,叫人如何不气?

    “是老臣失言,老臣一时心急,望太后见谅。”梁国公想起在朝堂上那个同样伴在皇帝身边的女子:“太后,那倾阳长公主,当真没有问题吗?”

    “一个小丫头罢了,能成什么气候?”高太后扶额,这些天一个接一个的事儿实在头疼:“她才刚从护国寺回来,一没人脉二没威望的,你少为你的失败找借口。”

    “哀家告诉你,你若是不把梁国公府从这些糟糕事儿里面摘出来,后面吃什么亏都别来烦哀家。”

    “太后娘娘,那户部和大理寺如今的空缺……”梁国公问。如今户部尚书刘墉已死,大理寺卿汪知敏革职查办,这两处一直是梁国公府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如今空缺了出来,必须尽早寻妥当可信的人补上。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是自己人。

    怎料那边高太后却说:“这你就不用管了,肃国公再过些日子便要回兴州城,他治水有功,又位在公爵,此时正值朝廷上要用人,哀家自会向皇帝引荐。”

    这些朝臣安排的事儿,太后一向是交给梁国公来办。不过出了个刘墉的案子,折了户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自己在太后心里的信任竟然急速下降。

    是以梁国公有些意料之外,却也不敢忤逆太后,之应允了一声。

    见凤座上的太后经今日之事后似乎颇有些疲倦,请安了后便退出了仁寿殿。

    这样下去,事情可不妙,

    另一边,仁寿殿内,张嬷嬷轻轻搓揉着高太后的太阳穴,问:“太后娘娘为何不让国公大人找两个信得过的大人填补这些个空缺,除去这次户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之事,其实国公大人对太后依然是忠心耿耿的。”

    “是吗?”高太后闭着眼:“他次次找的人,还不是只为他所用。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他哪一次行事会先来禀明哀家?连着他手下的那些尚书侍郎,只知有梁国公,怎知哀家?”

    “此次哀家大力引荐肃国公去秦江治水,自然有拉拢肃国公之意。另外,肃国公功在社稷,若是肯为哀家所用,还怕斗不过那些个冥顽不灵的老顽固?”

    自己的身子还真的老了,突然又觉得有些疲倦:“你且看吧,哀家一个肃国公,一样能让大臣俯首称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