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入虚无之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人思想的存在。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稻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稻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用武器才能消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置之于死地。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比置他于死地的东西更尊贵,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以及宇宙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却一无所知,而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考。”

    自然面前,人确实是很渺小的,而有了思想的帮助,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以后,人却有了改造伟大自然的能力。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人比自然更伟大。思想把人变的伟大,就连宇宙也囊括其中。人有了思想,就有了改造世界的要求。有了要求,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和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活动,哲学的活动也就此拉开序幕。

    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自我认识。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是一直被哲学家们所普遍认同的,虽有流派之争,但这个目标从来就没有动摇过。赫拉克里特率先在古希腊的哲学史提出了“寻找自我”的宣言,他确信,不谈人自身的奥秘,就无从洞察宇宙的奥秘。“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哲学的第一要义。他真正的哲学前提便是对“自我”的至高无上的思想地位的确认。其主题就是“研究自我”“我”是一种精神,一个理性的存在。而我国的哲学,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以“人本”为中心的道路。对“人本”的思考贯穿于哲学史的主线。孔子最关心的就是人,其核心思想就是“仁”他认为“仁”是“为仁有己,而有乎人哉?”肯定了人是享受自由的存在。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最大。”可见,老子的思想也是以探及人为主体的哲学。可以说,整个哲学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的存在和更好的存在。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根和本是同一个意思,大多数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叶,实际上,一棵树长成什么样子,是它的树根和树干决定的。(当然,还有“种子”的问题,但是“种子”本身也有一个它的根本和要害是什么的问题。)任何一门具体学科里面都有哲学问题,所以才有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等等分支学科。任何学科的革命都是在哲学的意义上发生的。哲学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与“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智慧,所以它是“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和“最高的支撑点”

    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很重要的事。也是被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所普遍接受的一点,可以说,所有的哲学都是由哲学史连缀而成的。学习哲学就是与哲学家们进行思想“对话”我们与哲学家们之间的思想对话并不是“单向性”的受动活动,而是“双向性”的互动活动,这种思想与思想的对话类似现代解释学中所说的“视界交融。”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读他们的书需要“理解”和“解释”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以往传统的解释理论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将理解和解释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纯粹的重现。但是现代解释学却告诉我们,古人与我们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个人黄鲸等等的背景之下。我们既不可能完全地将古人的视界“复制”到现代来,也不可能彻底摆脱掉自己的视界,纯粹沉浸在古人的视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解释实际上是不同视界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而且正是因为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由此,学习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富于创造性的“视界交融”亦即我们与以往的哲学家们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哲学问题进行思想之间“对话”的过程。哲学家们的思想既是历史性的,同时又超越了历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现实性。所以,哲学史从来就不是什么死材料的堆积,而是一种活生生的思想律动。

    哲学是什么?这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无法给予它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给予它具体而形象的描述。哲学并不是虚无的,而是可以把握的。可以说,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应当是人类永恒探索的一个问题,或者可以说,哲学就存在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之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