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刺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奶奶不爱爷爷不理,爸妈工作忙,基本上是外婆带大的,和外婆最亲。这一世没有那么多的相处时间,但是外婆对她的疼爱是不会变的。

    三个舅舅,大舅在村里种田照顾老人,二舅在部队工作,三舅则在外地闯事业,一年难得聚在一起。今年暑假商量好了大家一起聚一聚,而且还可以见到表哥表姐们,夏沙很期待。

    夏沙上头四个表哥,两个表姐,到了夏沙这会儿,要不是计划生育,夏爸夏妈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估计夏沙也会添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不知道是孙子多了不金贵还是外公外婆本性豁达,对男女一视同仁。夏沙排行最小,平时也是最受宠的。夏沙撒娇卖萌的习惯已经融入了骨子里,在家里混得如鱼得水。

    过久了城里的生活,到了乡下,一时间天地开阔,心旷神怡。

    夏沙站在自家五层楼的屋顶上,极目远眺。没有高楼遮挡视线,没有汽车尾气,视野所及之处,是大片大片的田地,一排排植株种的整整齐齐疏朗有度,仿佛被人用梳子精心地梳理过一遍。

    远处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夏沙清楚地知道哪座山上种着桃树哪里的橘子熟了哪里有一大片坟地哪个旮旯里立着一个小小的土地庙。

    早上起来和表哥表姐们爬爬山,白日里或看书或学习或帮长辈做做活,偶尔出去在村子里转转串串门,日子过得平静又惬意。

    有时候夏沙会感叹一下要是有电脑有钢琴就好了,不过这样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有得必有失,世上没有完美的生活方式,只需用心去感悟就好了。

    这样悠然自得的日子,夏沙的书法和国画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夏沙最近在练习行书。那种行云流水的写意风格,不是在闹市里天天临字帖就能领会的。古代书法大家都喜欢隐世喜欢亲近自然,自然是有道理的。中国的书法其实就是一个“道”字,贴近自然才能更好地悟道。

    当然,这也是要夏沙平时的苦练做基础的。不然,即使夏沙有再大的感悟,也无法通过笔端将它表达出来。

    至于国画……咳,其实只是顺带的……

    夏沙其实更喜欢西方的素描。她的逻辑思维很不错,擅长用精确的构图和细腻的笔触表现物体和光影。国画讲究意境,讲究神韵,一开始夏沙根本就不明白那些泼墨山水哪里画的好了,当然,现在也不太明白,不过在老师的熏陶下总算是会欣赏一点了。但是她对国画的热爱远远比不上书法,要不是老师认为书法和国画二者是统一的,夏沙很有可能放弃了。所以虽然是认真学习,但是练习的热情不够,取得的成绩没有书法那么好。

    外婆家不像自己家里,有给夏沙准备专门的书案。每次夏沙写字都要把东西一一摆出来,完了再一一收好放回去。

    夏沙觉得很麻烦,每次练完字之后,都会多画会儿国画,以求心理平衡。

    在乡下,家家户户比较开放,来来往往的人就比较多,而且动物也多,夏沙每天都可以找到新的题材,白描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有时候,夏沙会在同一个角度对同一件事物速写或者素描,然后把两种不同体系的画作放在一起比较,会有一些新奇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

    乡下很多人家,会在种田之余,接一些工厂的活来做,补贴家用。比如说焊接灯丝,串小灯泡,做塑料花样等。有时候活计比较多,相熟的主妇们会约在一起,大家一起干活,说说笑笑,也其乐无穷。

    夏沙的外婆年轻的时候,是覃家村的一枝花,绣活是出了名的,还会传说中的双面蜀绣。

    外公当年是十里八村都知道的壮小伙子,人高马大,干活勤快,而且很孝顺,七大姑八大姨的争着抢着当媒婆想给他说媒。外公独独看上了外婆,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把外婆追到手。

    幸好这两个人在一起了,都有本事,也会过日子,才在后来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能把四个孩子平安地抚养长大,还供他们上学。

    现在外婆虽然老了,眼睛花了,但是功底还在,就经常接一些刺绣的活。这种活因为有技术难度,而且比较精致,一般报酬也比较高。

    夏沙看得眼馋,于是白天就经常缠着外婆要学刺绣,捡一些外婆用剩下的下脚料来练练手。

    夏外婆当年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好不容易盼来个闺女,结果闺女成天坐不住,跟个假小子似的,而且时代变了,没有人愿意专门来学刺绣,一手绝活也就没有传下去。

    这下好了,一老一小看对眼了,两人有空的时候就经常腻在一起,一个教得开心,一个学得认真,其乐融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